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方说“水往低处流”——陆地上的水流曲曲折折、蜿蜒前进,总是能够找到自己的道,终于流归大海。《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关于“道”与“水”的关系,我们可以再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刘伯承元帅是我军著名的“常胜将军”,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总结了一个规律:如果在崇山峻岭中行军,“有水就有路”。这个经验非常实用,一旦在大山中迷路,只要人顺着水流走,就一定能够走出去。跟着水流走,就能找到道——这体现了古人说的“水几于道”“道法自然”的深刻道理。
如果说在自然环境中跟着水流就能找到道,那么在人类社会中,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古人也做过认真的思考,并给出了答案。古代谚语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树下为什么会自然而然地形成道路呢?那是因为春天的桃李盛开美丽的花朵供人欣赏,到了夏天桃李茂密的树荫可以纳凉,还挂满美味的桃子和李子让人食用,桃李树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人们总是从它底下走过。走的人多了,树下便自然成了路。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又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这个思想观点,后人总结为“得民心者得天下”。换言之,只要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就能得道多助。
对个人来说,我们都要尊重自然规律,并努力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就是“道”字的启示。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毛延锋),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