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不能不认识一个人
我们常常问自己,该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有意义?
每当我看看净空法师的视频就不由自主的会竖然起敬,净空法师唤醒了千千万万人的觉悟,为社会和谐家庭和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此生不能不认识一个人,他的人生功德无量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认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对于我们的影响,有些人轻如鸿毛,有些人则重于泰山。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大智慧、大慈悲的长者就彻底改变过千千万万个家庭和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在全世界有数不清的人们就是因为在电视、光盘和图书中认识了他,才明白了很多问题的真相和解决的方法。从此真正远离不幸和痛苦,消除了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灾祸和恶果。
这位老人就是享誉各地的净空老法师,人们如此敬重他老人家,绝不仅仅因为他是当今佛教界最知名的高僧大德之一,或者因为他把佛教经典讲解得深入人心、明白透彻,最大的原因是人们按照老法师的教导修学佛法,能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实的利益和极其明显的效果。所以佛法真的不是一堆玄妙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甚至迷信,而是最切实际的一种生活方式。
净空老法师已经80高龄,现常居香港和澳大利亚,但每天四小时的讲经说法从不间断,老人家是全世界第一个利用网际网络和卫星电视进行远程教学的人,他的华藏卫星电视台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听众分布在全球五大洲,二十四小时都在聆听他的讲经教学,由于老法师在种族团结、宗教和睦、道德提升和救拔苦难等诸多方面的杰出贡献,多次获得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政府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州民、市民、荣誉教授、博士的殊荣,多次以宗教界代表的身份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和平发展会议,老法师还是全球许多佛教教育组织、净宗学会的导师和顾问。 净空老法师1927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幼年在福建建瓯度过,八年抗战期间在贵州求学,青年时代研读经史古文,酷爱哲学,后在台湾追随一代哲学大家方东美先生,章嘉活佛、李炳南老居士,研习哲学、佛经长达十三年之久,1959年32岁时在台湾圆山临济寺剃度出家,1977年开始应邀在世界各地教学演讲,讲经说法的光盘、图书数以亿计,流布各地,从来没有版权,都是欢迎翻刻、翻印,免费赠送给需要的人们。 老法师出身微寒,早年清苦,多年来世界各地千千万万信徒的恭敬供养,老法师从来不存留,马上捐献布施出去,主要的方向是印送佛书佛经,帮助医疗教育事业,仅在国内捐献希望小学就近百所,随便举例,2005年6月,老法师一次捐给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3300万元人民币,用来解决学校设施缺乏的问题,至今,老法师已捐献过多少钱物,根本无法统计。 80高龄的老法师佛事繁忙,经常奔波于澳大利亚、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每到一地每天都可能会有几十批的来宾会见,当然也包括各种媒体采访。 老法师一生致力于佛陀教育和佛教教学,着力倡导破除迷信、启发正知正见,阐明佛教的最大意义,不是烧香拜佛求保佑,迷信宗教,也不是把它当成一门学问,去做学术研究,而是对普罗大众的生活和命运有真实帮助,破迷开悟,使芸芸众生能真实受益的最好教育。学佛在于改变本质,修行在于改变观念,只要修学正确,如理如法,任何灾难、痛苦、不幸都能一一化解。同时,一切提升善良品质、恢复心性,昌明道德,改善社会风气,教化哺育人心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净空老法师都大力弘扬赞叹。 老法师光风霁月的胸怀,深远广大的智慧,浅显幽默的表达方式,往往使大众闻所未闻,茅塞顿开,欢喜受用。许多认真观看过净空老法师教学光盘的人们大受益处,大有收获,诚心诚意依教奉行,修学佛法,或转危为安,或灾祸化解,或重病消除,或烦恼减少,无不感恩不已,这种彻底破除了迷信的修学佛法,使无数的家庭重归和睦吉祥,无数的男女老幼,戒恶从善,永得平安,这位大慈悲大智慧的净空老法师,的的确确是今天的人们不能不认识的一位好师长。 我们祈愿更多地区更多人民和更多家庭,有福气、有智慧、有缘分认识老法师,学到更多的东西,获得更大的利益。 此生不能不认识的一个人(净空老法师)
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1927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庐江县。 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13年,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获得深刻启发,不仅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对于儒学、道家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学说,也广泛涉猎。于众多典籍中,对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成就也最为辉煌。 1959年于台北圆山临济寺剃度,法名觉净、字净空。受具戒后,于台湾及世界各地弘经演教四十余年,提出“佛教”乃“佛陀教育”的正名之说;先后讲述《华严经》、《楞严经》、《圆觉经》、《净土五经》等三藏典籍数十部。如今虽年近八旬,仍教学不辍。特别于近年来,为消弭战乱冲突、恢复圣贤教育的理念于世界各处奔走,返回道场后,不顾旅途劳顿,立即恢复教学课程,不令间断。法师这种慈悲教导众生的精神诚令人感佩。 1998年,法师再度启讲《华严经》,至今保持每日四小时讲席,不疲不厌,对于这部大经,已有超过二千五百多小时的讲解。 1960年,法师受聘任台北十普寺三藏学院教师;
1961年,应邀担任中国佛教会弘法委员、文献委员;
1962年任中国佛教会大专佛学讲座总主讲;
1973年任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员,台湾佛经注释语译会教授、编译委员;
1975年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天主教东亚精神生活研习所教授;
1977年任中国内学院院长;七九年任中国净土宗实践研究院院长。并先后创办华藏法施会、华藏佛教视听图书馆、佛陀教育基金会和华藏净宗学会等佛教教育及净土专修组织。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是法师总结数十年学佛经验所提出的修行原则。首开风气之先,透过网际网络、卫星电视,以远程教学,二十四小时弘扬佛陀教育、圣贤理念,是其真实智慧所展现出的高瞻远瞩。祈愿消弭战乱冲突、落实世界和平,进而积极推广宗教团结、种族和睦的多元文化理念,更流露出他老人家清净平等心中的无尽慈悲。 自1977年始,法师应邀至海外弘法,极力倡导以“净宗学会”、“净宗学院”形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修学道场以及流通法宝、培养继起人才的佛陀教育机构。现今,已有百余所的净宗学会分布于世界各地,大体上都是以华人社群为基础的纯正佛教教育组织,并以法师为他们的导师或顾问。 为培养佛教后继人才,法师于1995年指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净宗学会创办“弘法人才培训班”。 2001年更于澳洲图文巴成立“净宗学院”。除讲经教学,法师也大量制赠经论善书及光碟影片,免费流通世界各地,公开授权一切大众;其内容皆是有关圣贤教育、昌明伦理道德之言论思想。数年来,更先后印制《大藏经》数千套及购置《四库荟要》赠送世界各大图书馆、高级学府以及佛教单位。身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使命感,凡是法师所到之处,无不为团结种族、祥和社会、提升道德之理想尽心竭力。 1985年移居美国后,曾获颁美国德州荣誉公民及达拉斯荣誉市民。
公元2000年移居澳洲,两年后(2002年)即获颁澳洲格里菲斯大学荣誉博士,并获聘任荣誉教授。同年,图文巴市长颁发荣誉市民。次年(2003年),昆士兰大学亦聘任法师为荣誉教授。
2004年,法师先后荣获澳洲南昆士兰大学及印尼伊斯兰教州立大学颁发的荣誉博士学位。尽管,对于毕生淡泊名利的法师而言,世间的名闻利养犹如过眼云烟,修道人绝无丝毫染着。但这些荣誉,却显示了世界各地的志士仁人,对于提倡多元文化教育以及重振伦理道德之刻不容缓,有着高度的共识。正是基于这份肯定与认知,法师在澳洲、印尼等地,与政、教各界人士都建立了真诚的友谊。自1998年起,为真正落实《华严》教义,法师以“所有宗教都是神圣仁慈博爱的教育”、“一切神圣都是同一真神的化身”之理念,主动拜访新加坡九大宗教,并邀请各宗教讲师,于居士林讲堂为大众讲课,介绍所学教义;获得良好成绩。同时也参加由澳洲昆士兰少数民族事务局所主办的“多元文化论坛”,并发表谈话。
2003年7月,联合国国际和平大学,在泰国曼谷举办国际研习会议,讨论“宗教是冲突还是和平”;法师以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教授身份,代表该校出席并讲演。同年八月应邀参加“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发起的“西藏光明万里情”义诊活动,为西藏同胞捐助治疗白内障的仪器与医疗基金。在世界灾难频传、国际恐怖份子活跃与多种传染病的袭击之下,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日俱增,对于“宇宙和谐、世界一家”的理念,也产生更广大的回响。
2003年11月,法师应印尼副总统罕扎哈兹之邀,至该国进行首次访问,会见前总统瓦西德长老以及政府各部首长及宗教代表;谈话中,再三强调应重视弘扬宗教教育,对印尼的种族和谐及安定和平做了极具建设性的提议。长老及各代表纷纷表示,热烈欢迎法师常到印尼讲经说法。 2004年4月,印尼国家宗教部部长塞德亚基先生,邀请法师再度访问印尼。讲演中,法师就 “人道、爱、世界和平”的主题,谆谆说明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大同理想,必须建立在恢复圣贤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2004年1月,法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亚洲非政府机构资讯网组织会议之邀,出席于日本冈山所举办的“教育永续发展”之国际会议。在大会讲演以及数天密集的访问座谈中,与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及学者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化解冲突之道。法师提出古圣先贤“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说明一切宗教都是仁慈博爱的教育,要想消除冲突、挽救劫难必须先从化解自己内心的冲突与不平做起。人人反求诸己,心地纯净纯善,世界必定充满光明。法师慈祥温和的风范,恳切真诚的言论,加以深入浅出的说明,让来自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宗教人士及学者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表达了诚挚的敬仰之意。 过去十年,法师在中国所设立的华藏奖学金、孝廉奖学金,帮助许多莘莘学子完成学业。近年来,法师不仅资助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及昆士兰大学的多元文化和平工作,并提供南昆士兰大学奖学金。
2004年初,与印尼宗教部联系,拟于印尼大学设立奖学金,面向具有宗教信仰并专修人文学系、神学或哲学的贫寒学生,每年得到资助的人数约可达3500人。
法师近年来积极倡导:神圣仁慈博爱的教育、与各个宗教和睦相处、多元种族文化平等对待。希望结合更多的仁人志士,在这动乱的大时代中,实现消弭战乱冲突、促进世界和谐安定的大同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