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74|回复: 0

切勿错过孩子童蒙养正的三个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莺歌 于 2018-3-3 16:18 编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父母毕生的心愿,而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则是能否实现这一愿望的的关键!

       本文根据大德老师讲课,对孩子童蒙养正教育的阐述,分作三个阶段编辑。


第一阶段:0岁——胎教

       胎教从怀孕一开始就贯穿整个孕期,包括:营养胎教、情绪胎教。  胎教的好处 :
      1、受过胎教的宝宝对音乐敏感,有音乐天赋。受过胎教的宝宝一听见音乐就会非常高兴,并随韵律和节奏扭动身体。

        2、受过胎教的宝宝学发音较早。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时会发几个辅音,5~ 6 个月发出的声音就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有个理发师在孕期每天听蔡礼旭老师给的《弟子规》光盘,孩子一会讲话就会背诵弟子规。
       3、受过胎教的宝宝心理行为健康。这些宝宝一般情绪比较稳定,总是乐呵呵的,非常活泼可爱,夜里很少哭闹。爸爸妈妈会觉得宝宝好带,与整天笑呵呵的宝宝在一起,家人也会发现有无限乐趣。
       4、受过胎教的宝宝双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良好。手的抓、握、拿、取、拍、打、摇、对击、捏、扣、穿、套等能力强。
       5、受过胎教的宝宝运动能力发展很好。他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都比较早,而且动作敏捷,协调。
         6、受过胎教的宝宝不爱哭。受过胎教的婴儿虽然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停止。另外,受过胎教的婴儿有较强的感应能力,所以,他们听到妈妈的脚步声、说话声便会停止啼哭。
         最后,受过胎教的宝宝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例如在睡觉前播放胎教音乐或妈妈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基本形成了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那么胎教如何做呢?请听杨老师讲:

      杨老师讲周朝三太的成功胎教,历史已经见证很值得仿效。
      要给孩子从胎儿就种下高尚稳定情绪的良种,必须来源于太太的高尚情操修养与传承。
  如:太任是商朝末期贵族挚任氏的二女儿,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
       嫁给夫君季历后,太任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孝敬婆婆。她主持后宫立身端正,宫廷上下肃穆祥和。
       太任怀孕的时候,
       眼不看邪曲的场景,
       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
       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
       从不歪着身子睡觉,也不偏斜着坐、跛着脚站。
       切割不正气味不良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
       夜里就让乐师朗诵诗歌。
        所以,姬昌(周文王)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太任教他一,他就知道十。人们赞叹说,这都是太任的胎教做得好。


第二阶段:6岁之前的教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完成第一阶段“先天”教育之后,要继续把握孩子出生之后的早期教育,以把握了孩子的未来。

        参加国学周末班的妈妈知道错过胎教深感后悔。其实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最最重要的是对孩子不能溺爱。
       下面大家看看老师教我们在孩子6岁之前该如何教:
再来看看,五岁孩子应该能做些什么?

第三阶段:6岁以后应该如何教?
          现在国家重视国学从幼儿开始,为什么?

       由第一阶段介绍证明, 孩子越早学国学越好,
      1、胎教时候,准妈妈常听经典录音,孩子出生后很快会背诵经典,
      2、产后每天让婴幼儿每天听经典录音,2岁左右自然就会背诵,这阶段只要求会背诵。
       3、6-7岁就要参加国学周末培训,开始学会感恩一切,懂得孝顺父母。
640.jpg

       在莆田谦德书院霞皋孝亲园国学班坚持学习的林家俊,认识到孝顺不能等,要力行在当下。他原来考绩一般般,通过国学学习,知道完成好学业,也是力行《弟子规》的实际行动,
            明理之后的 林家俊努力拼搏,终于考上有钱都买不进的莆田哲理中学(二中),这是他父母所意料之外的喜悦。
640.jpg

     但,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认识学习国学的意义。
     在孝亲园国学周末班,孩子在汇报在家如何力行《弟子规》时,一位孩子汇报说,爸爸问到孝亲园学些什么?孩子说:学习《弟子规》。
      爸爸问:学《弟子规》做什么?
      孩子说:学会做人。
      爸爸说:你把书读好以后自然会做人。
      ——相当父母都这样认为。
       可是人们往往忘了,老一辈因为家庭贫穷,穷人孩子早懂事。正如俗话所说:贫困才会让人不断努力拼搏,富足会使人懒惰。
      现在的孩子普遍被宠爱,以我为中心,五伦颠倒。有几个当了父母,当了爷奶的有升级的感觉?  
        往往是有了儿子当儿子,有了孙子当孙子!
       更可怕的是,不教孩子学做人,即使很会读书也成不了大器。这样的案例时常发生,值得我们做父母的重视:
      下面例举几个让父母伤心的悲剧案例:

第1例:神童被中科院劝退
640.jpg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
          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
          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
          这是一个有关会读书的神童却不会做事做人的悲剧。

第2例:史学天才自杀

18岁史学天才林嘉文患抑郁症自杀

第3例:留学生机场刺母
留日学生汪某机场刺母,
只因仅4000月薪的母亲不能及时筹到每月供孩子1万元所需。
第4例:复旦大学投毒案:研究生林森浩被判死刑,
只因心胸狭窄,把同室同学毒死。
        面对着父母含辛茹苦培养长大却把父母气的吐血的服刑孩子,霞皋孝亲园70岁老人林国华应邀到福州某少年犯监狱讲课时,痛心的对孩子说,你们一定要牢记父母生养之恩,痛改前非,好好表现,争取提前出狱回家报孝父母深恩。

          由于传统文化失传100年等各种原因,父母婚前没学传统文化,婚后和孩子一同学一道做,是望子成龙有效途径,


结论
   “ 自古圣贤皆孝子,我学圣贤先学孝”,   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道,凡参加国学培训的都懂得百善孝为先。
        然而,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教育的本质就是“上所施,下所效”。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个系统工程。
        纵观历史,所有圣贤伟人的背后,都有孝顺的父母在培养他们;都有一个孝悌廉洁的家风在影响他们;都有一个适应孩子成功的良好环境(如:孟母三迁)在熏陶他们  正如当代一伟人所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
       我们的孩子在优秀家风氛围的熏陶下,才能长出“好好学习,天天进步”的果实,才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640.gif

国学短训班招生通知
莆田谦德书院霞皋孝亲园于2018年3月举办少儿国学首期短训班。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时间:
3月10日—11日(每天8:30—14:30)
二、性质:公益(食宿自理)
三、条件:
1、年龄:7岁以上,2、家长陪同参加,
四、地址:
莆田城厢区霞皋孝亲园(霞皋市场东约150米,公交车22、28路在华亭第二中心小学站下车)。
五、报名:编辑短信姓名、性别、年龄、家长姓名、电话,发至微信:a136805938,
莆田谦德书院  2018.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6-16 06:41 , Processed in 0.1412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