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385|回复: 0

论语两个条文的新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23: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语两个条文的新感悟

  来自:如是闲云


    自学习《弟子规》到今天,已经有些日子,早上上班途中,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论语中的两名,“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突然有了与之前在学校读书时听老师授课绝然不同的理解。这时也才明白,为何古人要说“做学问”,其间真是大有深义,而更不能不佩中国的语言文字的深刻、细腻、确然。
    “做学问”,做指要去按照经义去行动,学指要去理解,问则指与贤者沟通,以求确义而非一已之见。而“做学问”,以“做”为首,可见按照经义去行动是求得学问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想我最近从做而得来的感悟,相必与圣人的意思也当更为接近些吧,如果有机会,我必会问问,来求确义。
    “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现在多把它解释为“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但按这种解释,实在是很不好理解。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天天读、背、记,翻来覆去,大量甚至可以说海量的重复练习,可真是“学而实习之”了,但是却真是觉得枯燥的要死,累的要死,只是不得不学,不得不背,哪里有“不亦悦乎”的感受。我想现在的孩子必定也是一样吧,就算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孩子会把学习完全当成乐趣的也不会太多,我只见过懂事的孩子能主动学习,聪明的孩子会有好的学习方法,还从见过哪个孩子有了闲的时间还抱着课本的。而真正的快乐是人们会主动去寻求的,要不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头疼孩子玩网游、看小说,因为孩子“悦”嘛,他们觉得有意思,当然会主动去追求。
    那么是圣人错了吗?还是圣人在欺骗我们?我现在知道,所有圣人都是首重自身的修为,并把自身的修为视为基础,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础是从自己开始,那么孔子怎么会来说假话,如果他说的是假话,或者不能得到证实,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学徒来信服?要知道天下没有傻子,人家见你说的话和做的事是两回事儿,肯定不会信服你,人家见你说的话在生活中不好用,也不会来按你说的做。
    既然圣人不可能错,那么一定是我们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而我也是通过“做”,才有了新的认知,才对孔圣人叹服不已,觉得圣人确实是圣人,有真知灼见的!
    “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这句话,按我的理解,是“我们学到了道德,立即按照它来做,并且重复的做,是件很愉快的事情”。而事实也是如此。
    比如我学到《弟子规》“父母呼,行勿懒”,就立即去做,怎么做呢?就是不等父母来呼,主动体会父母的需求。像我天天上班,晚上下班多是在公婆家吃晚饭,就每天晚上抢着洗碗,因为在我心中,公婆年纪大了,本来该我们晚辈来恭敬奉养,反而还帮我们做饭,真是让我非常惭愧,所以洗下碗这样的小事是义不容辞的。但就做了这一点点小事情,公公婆婆就特别的高兴,我非要洗碗,婆婆就亲自帮我穿罩衣,我骑车上班,公公就一个劲的唠叨,让我怎么骑车,怎么过马路,好像我不是已到而立之年的大人,而还是个三五岁的孩子,我下班回家洗手,公公生怕我倒的水冷了,会拎着瓶帮我加热水。而这一幕常出现在哪里呢?一般都是父母和子女,这说明公公婆婆是把我当成了女儿呀。而这些让我心里特别感动,特别愉快,这才体会到,“学而实习之,不亦悦乎”是多么的正确!
    再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原文一般的解释是“别人对我不了解、不理解,我并不生气;与不明智的人相处,我也不烦恼。能这样做的人,不就是君子吗?”固然,原文很极可能含有这一层含义的,但现在我才理解到,这种解释实在是对圣人的心胸理解的太过狭隘了。
    我学《弟子规》之后,对古时圣人的胸怀渐有感悟,那真“心怀天下,唯独忘我”,真是实实在在的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那都是古人实实在在的话,是真心真情的流露,根本不像现在一些不好的风气,比如说话就是为了让领导来看,所以一定要说好听的,做事也是为了让领导来检查,所以一定要表面堂皇的,但实质是怎么回事儿,大家都心知肚明。
    孔圣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按照一般的解释,那还是孔圣人在“忧已”,别人不知道自己,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烦恼,其立足点还在“自己”,这哪里是圣人的心胸呢?而我学了《弟子规》之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别人不懂道德道理,做错了事情,我也不生气,这样做不正是君子吗?”
    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有这样一个阶段,会拿着《弟子规》要求自己,也处处和别人的行为对照,比如孩子跟老人顶嘴,不恭敬老人了,心里就生气,孩子做完作业不收拾桌子,到处乱七八糟,心里就生气,老公又“孝敬”孩子,帮孩子做她该做的事了,心里就烦恼,等等等等,太多了,这真是“人不知而愠”呐,圣人特意提到这一句,难道不正是在提醒我们,自己学到了道德,不可以因为别人做不到而生气吗?如果我们学到了道德,因别人做不到而生气,那就不是君子吗?孔圣人自己都承认,世间肯学圣贤学的人少,流俗的人多,想用圣贤学来教化世人,肯定阻力非常大,困扰非常多,如果天天把心思用在烦恼上,而不是用在如何循循善诱,劝导众人,哪里还能成为圣人呢?而我们更要体会圣人的心思,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并要不断搞高自己的修为,来感化别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来教育到别人。
    从这里我也感悟到,我们今天的学习,“做学问”,光有“学”,而没有“做”,更没有“问”,就算是“学”,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太多光靠从字面来理解,难怪我们教不好孩子,难怪我们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啊!
    太希望大家都能够回归,都能够把中国的文化重新拣起来,从根本来学,不要让我们的民族之根最后仅变成了周杰伦的“青花瓷”,更不要让我们的孩子摸不到自己的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5-17 01:45 , Processed in 0.1118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