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之音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10|回复: 0

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4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麟斋院 于 2014-6-24 21:39 编辑

大学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www.jyb.cn 2014年06月24日 作者:刘海峰 

      大学教师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面向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切实的示范和引导,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
  
  近日,在天津举行的“传统文化与大学教育”高层论坛上,来自北大、清华、南开、人大、复旦等40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在大学教育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传承与再造弥足珍贵的资源,是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大学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
  
  笔者十分认同倡议中的观点,我们对文化传统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梳理,在现代语境下激活、萃取其精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兼容途径。大学教师要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面向学生的文化传承活动,通过切实的示范和引导,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学生心灵。
  
  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比较偏重传授现代学科知识,包括西方科学文化,但对我们民族自己的传统文化却重视不够。越是发达的国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越是重视。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是大学重要的文化资源。
  
  曾几何时,一般中国人对《四书》、《五经》、《老子》等中华文化经典的学习甚至不如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深入,也更为自信。这次倡议,便是在中华民族复兴、文化自觉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积极举动。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在近代以前,用中文记载的文献数量比任何别的文字的文献都要多。1948年2月,英国汉学家德和美在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就职演说《中国——人文学术之邦》中便谈到:“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书籍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后来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也引用了这一说法。作为文化大国,具有丰厚的文化蕴藏,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在大学教育中加以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先秦典籍蕴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唐诗宋词流动着民族语言的优美韵律,《易经》体现出我们祖先的崇高智慧,《增广贤文》凝聚着传统社会的人生体验……
  
  以我自己的经验,在专业课程或学术演讲中适当运用一些古代诗文、格言、成语,效果往往非常好。因为目前高校中进行的多是专业教育,各学科知识占据着课堂的绝大部分,大学课堂上很少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在讲课中能够善用、化用一些古代格言和诗文名句,学生往往心领神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因为现在大学生在中学多少都学过古代诗文名篇,许多诗文虽然不再背得出来,但往往一点就通。由于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里,已融化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里,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和我们的关系与生俱来。因此常年浸润在现代科学和学术理论的高校学生,一旦接触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会唤醒他们遗传密码中的历史记忆,效果通常很好。
  
  唯其如此,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科研中,深感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的学术源泉,丰富多彩的历史蕴藏是用之不竭的学术宝藏。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它既有一些精彩的要素和闪光的方面,又有不少落后成分和消极因素。我们在大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需要扬弃,需要取精用弘,阐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大学是传播、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大学的品位。大学教师在做好自己原有教学科研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问题确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个事关民族文化血脉延续的重大课题作出自己的贡献。(刘海峰  作者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24日第2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法华之音 ( 闽ICP备2022015686号|人工智能

GMT+8, 2024-4-27 07:54 , Processed in 0.1478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